Sunday, January 02, 2011

野性回归

中国人教育孩子, "吾日三省吾身", 讲究自我批评,自我反省. 最高境界是不卑不亢,不温不火. 不这不那, 那是什么呢? 似乎没人追究. 如同鹅阮石, 圆滑没棱角, 可以融入任何环境, 但自己站立起来, 就会不稳. 感觉上欠缺些野性.

Neel Kashkari, 2008 经济危机中美国财政部$7000亿解危资金的管理人, 当他在2009年底从那个高压力高风险的位子上下来后, 他减压的办法就是躲进北加州茫茫大山中, 砍柴, 打猎, 用自己的双手盖了一个小木屋 (http://www.washingtonpost.com/wp-dyn/content/article/2009/12/04/AR2009120402016.html?sid=ST2009120402037). 按中国人的人才观念, Neel Kashkari 是个全才. 他做过NASA的工程师, 后来又投身华尔街成为一名对冲基金的管理人. 可从他减压的办法可以看出, 他刻意定期回归自然, 保持一点野性.

另一个例子是Google. Larry Page 和Sergy Brin 在公司创业早期, 每年夏天都会放下工作, 去Nevada沙漠中去参加一个名叫Burning Man Festival(http://www.burningman.com/)的活动. 在一周的时间内, 住帐篷, 共用洗浴设施, 过简单的生活, 用双手创造艺术作品, 最后付之一炬. 换个活法, 放弃一会儿, 用另一种态度去生活一会儿. 尤其是用一种物质乏匮的方式, 用一种只靠双手的方式生活. 所吃所用, 皆源于双手, 回归我们的祖先.

物质的丰裕, 使人如同开水锅里的青蛙, 水在一点点沸腾, 我们却在舒适中不觉. 需要跳出去, 跳到寒冷的地上, 哆唆着清醒.

No comments: